【昕科早报】

2025-07-14 来源:煤炭江湖

2023年以来,煤炭价格再次深度下行,煤炭企业应该吸取前两次煤炭市场大幅波动的经验教训,转变思维,苦练内功,破除行业“内卷”,协同“化危为机”,一起迎接风雨过后的彩虹。

  转变思维

  第一,坚定对行业发展的信心。笔者在《煤炭市场三次大幅波动的差异》一文中展望:“本次下行后,煤价大概率也会触底后逐渐反弹回升”,行业的“春天”还会再来。从需求端分析,我国尚处于工业化、城镇化后期,加之国际能源形势错综复杂,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蓬勃发展,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巨大能源安全保障压力;从供应端分析,我国富煤、缺油、少气的资源禀赋,决定着煤炭是最丰富、最经济、最安全、最可靠的能源,煤炭在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难以被替代,加之煤炭不仅是燃料,还是重要的原料,清洁利用和转化技术已经并将持续进步,必须做好煤炭这篇文章。

  第二,不做“熬冬”者,“冬泳”练就御寒本领。“熬冬”者,对“冬天”的判断是“短冬”,态度是被动地等待春暖花开的日子,策略是“熬”。“冬泳”者,对“冬天”的判断是“长冬”,态度是主动跃入冰水中寻求御寒的机会和方法,策略是“练”。煤价的第三次深度下行虽已历时两年,在“迎峰度夏”煤炭消费高峰期,煤炭价格近期略有企稳回升态势,但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,行业“春天”远未到来,煤炭企业仍需继续“冬泳”强身,破危求进。

  第三,不做“躺平”者,“改变”寻求新生机遇。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,老鹰的寿命可达七十岁,但百分之七十的老鹰在四十岁时就死亡了。因为老鹰活到四十岁的时候,爪子开始老化,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;喙变得又长又弯,几乎碰到胸脯;翅膀上羽毛长得很厚,飞翔非常吃力。这时只有百分之三十的老鹰,尽全力飞到山顶,先用喙击打岩石,直到完全脱落,再用新长出来的喙把指甲一个一个地拔掉,最后用新指甲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,经历痛苦、漫长的蜕变,重获翱翔蓝天的机会。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·德鲁克所言:“动荡时代,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,而是沿用过去的逻辑做事。”改变是痛苦的,但改变是必须的。煤价深度调整情势下,企业要拒绝“躺平”,主动拥抱变化,主动变革,自我超越。

  苦练内功

  第一,苦练降本增效功。在供应宽松的大环境下,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,必须坚持成本领先战略,大力推进降本增效。

  一是推进控员提效。大力实施装备换人、技术换人、管理换人、机制换人,尽力控制用工总量。二是推进科技降本。定期组织专家开展矿井技术诊断,找准技术降本的难点,理清科技降本的思路,坚持优化设计、优化系统、优化工艺、优化产品结构,推广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材料、新管理。三是推进财务创效。统一协调办理存贷业务,加大资金集中度,盘活内部资金。优化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,加大应收账款清欠力度,推广“代储代销”物资采购供应模式,加大产品市场直销比例,最大限度降低“两金”占用。认真研究国家税费政策,在煤炭清洁生产、环境保护、绿色矿山、去产能等方面最大限度争取政府奖补资金。四是持续“出僵治亏”,对亏损企业进行全面诊断,一企一策,制定亏损企业治理方案。畅通退出机制,让扭亏无望企业平稳退出。

  推进降本增效,必须警惕两种错误观念:一种是“降低工资是降本增效首选措施”的错误观念,陷入为完成利润考核指标降低员工工资福利、引发员工消极怠工,效益进一步降低、员工消极怠工加重的恶性循环。另一种是“安全投入可以少投缓投”的错误观念,决不能为了压缩开支、降低成本,犯下安全生产投入“应投不投”“应提不提”“应用不用”“提而他用”的错误。

  第二,苦练创新创效功。在经营理念、商业模式、运营管理方面持续创新,是因势应变、浴火重生的有效途径。

  一是创新价值导向。实施价值创造理念,算清企业所占用的一切资源要素扣除机会成本之后,是否还能创造额外价值,以此作为衡量一切经营行为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。实施重均量理念,把人均效率、人均效益作为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,放弃以产量论英雄的惯性,引领企业向内涵发展转变。实施轻资产运营理念,以相对轻量化的自有资源充分撬动各种外界资源,尤其对非核心主业和投资风险较高的项目,通过轻资产运营引进先进技术、社会资本、专有人才和专业化管理方式,实现借力借势发展。

  二是创新商业模式。针对客户的特定需求,提供订单式服务,推进从挖煤、洗煤、卖煤的生产商向提供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转变。根据客户的设备和工艺特性,积极研发品质价格最匹配的产品,提供配煤优化服务,推进从卖产品向“卖配方”模式转变。从研究客户单一产品需求升级到研究客户的分类型产品需求,向客户提供某类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,推进从卖产品向“卖方案”模式转变。发挥企业人员和技术优势,组建专业化的技术服务队伍,为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,推进从卖产品向“卖技术”模式转变。借助煤炭营销及大宗物资采购等供销渠道,集成运销、物供、金融、信息等服务功能,整合采购端与销售端资源,建立电商平台化体系,实现产融结合发展,推进从卖产品向“卖服务”模式转变。